品茗论茶: 古人笔下的武夷茶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品茗论茶: 古人笔下的武夷茶

武夷山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,可以说山奇、秀、险,水清、静、绿,茶自然也清、香、活。人们从古代文人墨客的品饮、题咏认识武夷茶,或写摘茶、制茶、或写汲泉煮水、或写品茶之乐与趣。

武夷茶的文脉可以追溯到盛唐,大约在唐僖宗年间,中书舍人孙樵在《送茶与焦刑部书》中提到了武夷茶,其中写道:

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,此徒皆请雷而摘,拜水而和,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,月涧云龛之品,慎勿贱用之。

古人常在书房煎饮茶,所以孙樵有“遣侍斋阁”之说。孙樵在短短的书信中,斟字酌句,将武夷茶描绘得美妙无比。特别是用“晚甘侯”三字来比喻武夷茶“入口霸道,回味甘甜、绵长”的品质特征,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了第一份有关武夷茶的确切文字资料。

北宋大文豪苏东坡,有感于武夷茶的美好,为武夷茶取名“叶嘉”,并为之创作了《叶嘉传》。文中写道:

叶嘉,闽人也……好游名山,至武夷,悦之,遂家焉……叶嘉,风味恬淡,清白可爱,颇负其名……矫然有龙凤之姿……容貌如铁,资质刚劲……其气飘然若浮云矣。

苏东坡将武夷茶比作人,取名叶嘉,福建人,喜欢游览名山,游至武夷山时,武夷山的风光令他十分愉悦,于是就在武夷山安了家;叶嘉,风味恬淡,清白可爱,颇负盛名,矫健飘逸有龙凤之姿;叶嘉容貌似铁,品质刚劲,其气质,飘然有如清爽的浮云。

苏东坡将武夷茶的美好特征描绘的淋漓尽致,形容得既生动又准确。苏东坡认为若汉帝品尝了武夷茶,也会评价:始吾见嘉,未甚好也;久味之,殊令人爱,朕之精魂,不觉洒然而醒。书曰:“启乃心、沃朕心”,嘉之谓也。

“殊令人爱”,指的可是武夷茶令皇帝都特别喜爱之意;而“朕之精魂,不觉洒然而醒”,说的则是皇帝的“精魂”要靠着武夷茶才能“洒然而醒”;还有“启乃心、沃朕心,嘉之谓也”,更是点明了启迪皇帝的心灵、滋润皇帝的心田,是叶嘉起到的美好作用。苏东坡对这位代表武夷茶的“叶嘉”,评价之高无以复加。

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,对武夷茶更是情有独钟。为品武夷茶,多次游历传道离开了武夷山后,又念念不忘游历了回来,驻足武夷山累计达十多年之久,写有许多讴歌武夷茶的诗词与文章,如其中的茶诗《卧云》:

满室天香仙子家,一琴一剑一杯茶。

羽衣常带烟霞色,不惹人间桃李花。

这首诗描绘出武夷茶超凡脱俗、不染一丝尘埃的气质,极具意境美,瞬间让人产生深深的无限向往的共鸣,感受到那超越于这美丽的景致,以及忙碌人生之上的空灵境界。

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,在武夷山筑庐讲学期间,还亲自种茶、采茶、制茶,可见其爱武夷茶之深。淳熙十年(1183),武夷精舍落成,朱熹在这景色秀丽的九曲溪中段的五曲溪边,授徒讲学,著书品茶,心情特别好,于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茶诗《春谷》:

武夷高处是蓬莱,采得灵根手自栽。

地僻芳菲镇长在,谷寒蜂蝶未全来。

红裳似欲留人醉,锦幛何妨为客开。

饮罢醒心何处所?远山重叠翠成堆。

朱熹此诗的大意为:武夷山的高处,美丽得犹如蓬莱仙境一般,我在那里栽种了茶树。此地幽深偏僻,少有外物干扰,芳菲艳丽的景色,得以常驻不散。春寒料峭,美丽的山谷里,蜂蝶尚未大批地涌来。晒布岩像是彩霞仙女织就的红裳,美得让人流连忘返、如痴如醉。隐屏峰,则有如这秀丽山谷的锦屏一般,正在为到来的客人徐徐打开。在如此明媚的初春,于如此醉人的山谷,品着如此美妙的好茶,那晴朗的心情腾空而起,不知要飞向何方,只见远山层叠,翠绿成堆,延绵至遥远的天边。

朱熹就这样陶醉在这美丽的武夷秀色之中,将茶作为抖擞精神、荡昏涤寐、脱俗醒心的长物,终生品啜不辍。将种茶、采茶、制茶、品茶,当作自己著述、讲学的一种调节,充分显示出了伟人的平易近人与对生活的无比热爱。同时,武夷茶也因得到一代伟人朱熹的厚爱而名声大振,持续受到后世文人的广泛喜爱与追捧。

元朝大学士许有壬,写有一首茶诗,题为《咏酒兰膏次恕斋韵》:

空房丑妇尚须求,七碗何如酹一瓯。

混沌黄中云乳乱,鹧鸪斑底蜡香浮。

不教焦氏称欢伯,谁信卢家有莫愁。

从此武夷溪上月,好移光彩照青州。

“空房丑妇尚须求,七碗何如酹一瓯”,说的是艰难如鳏夫寡妇者,都还会努力去寻求的武夷茶,那是好到了什么程度啊?卢仝当时要喝七碗茶才飘飘欲仙,不如我现在祭一杯武夷茶,一杯就能飘飘欲仙。

写这首诗时,许有壬已经告老还乡回到青州居住。因此许有壬说“从此武夷溪上月,好移光彩照青州”,意为从此武夷的好茶,要常常光顾位于青州的我了。许有壬是一位口碑相当不错的元朝汉族一品高官,但观其一生与武夷山并没有什么瓜葛,而武夷茶却能受到他如此的厚爱与称赞,只能说明武夷茶着实让人爱恋。

因茶类专著《茶疏》而享誉于世的明朝著名茶人许次纾因跛而不能参加科举考试,所以他在《茶疏》中说自己是“余斋居无事,颇有鸿渐之癖”,意为我在书房读书、写作,没什么要紧的事,唯有与茶圣陆羽一样的嗜茶爱好。如此的一位茶痴,他是怎样评价武夷茶的呢?他在《茶疏》中写道:

从此武夷溪上月,好移光彩照青州。江南之茶,唐人首称阳羡,宋人最重建州,于今贡茶两地独多。阳羡仅有其名,建茶亦非最上,惟有武夷雨前最胜。

阳羡贡茶、建州北苑贡茶,那都是历史上曾经的第一。因此许次纾这么说,其实就是在表达武夷茶在他的心目中乃是茶中第一之意。

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,是文人画梅的一代宗师。他不仅梅花画得好,在品茶上也是个顶尖的高手。汪士慎曾经创作过一首武夷茶诗,就像是按题作答一般,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。

《武夷三味》

初尝香味烈,再啜有余清。

烦热胸中遣,凉芳舌上生。

严如对廉介,肃若见倾城。

记此擎瓯处,藤花落槛轻。

武夷茶初尝时香味尤为浓烈,继续细细地品尝,会慢慢地感受到清甜的余味。胸中的烦闷、燥热,通通都被这武夷茶所排解,芳香、清凉的甘爽,从舌上渐渐生出。品着如此的好茶,会让人严肃得犹如面对清廉耿直的大臣,端正得像是直面倾国倾城的美人。刻意写下这首小诗,记载在此地恭敬地举杯,品饮“武夷三味茶”之事。由于心情舒畅,看着普普通通的藤花,轻轻地落在栏杆之上,也觉得是那么的美丽动人。

汪士慎真不愧是资深的茶痴,能用“初尝香味烈,再啜有余清”与“严如对廉介,肃若见倾城”之句,高度准确地概括出武夷茶的“岩韵”特征。

描写武夷茶的诗篇数不胜数,从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文字就能感受武夷茶的独特滋味,相信你若能品上一口,感受武夷茶那岩骨花香的无上妙谛,定能深深地爱上武夷茶。

来源:武夷茶天下

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